4月16日,陇南市2019年中专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。省内外22所中专院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、全市38所初中学校校长、各县区招考办主任以及陇南市招考办全体干部9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省教育考试院职教处文双举科长出席并讲话,会议由市招考办主任张立新主持。
省教育考试院职教处文双举科长在讲话中指出,陇南市率先组织召开中专招生工作会议,很有必要,也很及时。这是对中专招生工作机制的创新,在增强做好中专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、促进贫困地区学生掌握一技之长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,省考试院主要领导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。面对近几年全省中专招生遇到的实际问题,他强调,一要进一步认识中专招生面临的新形势、新机遇,全力抓好中职教育发展;二要借力助学政策抓招生,加大综合宣传力度,优化生源结构,进一步开拓中专招生工作新局面;三要进一步营造中专招生工作新环境。市、县招生机构和相关中专学校要落实教育部“阳光招生”规定,严明工作纪律,落实“学校负责、市(州)招办审核、省考试院监督”的录取体制,确保中专招生录取各环节工作公平公正、规范透明。要杜绝生源封锁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,统筹兼顾,努力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平等和谐发展。
会上,陇南市卫生学校校长蒲忠就学校办学理念、特色专业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。甘肃省经济学校、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、西和县十里初级中学和安化初级中学负责人分别做了交流发言,就中专学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。
陇南市卫生学校校长蒲忠介绍学校办学情况
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副院长崔树志发言
甘肃省经济学校招办主任李颖发言
西和县十里镇初级中学校长孙航发言
武都区安化镇初级中学校长李小红发言
与会代表交流发言结束后,陇南市招考办张立新主任作了总结讲话。
张立新指出,举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,围绕市委“433”发展战略和教育扶贫方略,通过搭建中专院校、初级中学和市县区招考机构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交流的平台,切实做好陇南市2019年中专学校招生工作,加快推进全市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进程。
张立新强调,各中专学校、教育招生机构及各初中学校要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,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。一是面对脱贫攻坚最“吃劲”的新时期,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应对,以教育扶贫为抓手,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,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二是面对陇南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,迫切需要我们主动作为,坚持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。三是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,迫切需要我们直面问题,牢固树立大局意识,进一步优化招生结构,促进中职教育长足发展。
张立新强调,各级招生机构、中学和招生学校要密切协作,合力推动,确保中专招生工作任务圆满完成。一要强化责任落实,扭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“一号工程”,将中专招生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,加强对中专招生工作的领导。二要强化宣传引导,充分发挥“陇南考试”新媒体平台的主阵地作用,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、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大中职免学费、国家资助金等优惠政策宣传,做到家喻户晓。三要强化招生监督,认真落实“学校负责、市(州)招办审核、省考试院监督”的录取体制,确保中专招生录取各环节公平公正、规范透明。
张立新要求,各中专学校要主动作为,敢于创新,提升服务考生的能力和水平。一要针对院校特色开展招生,将重点特色专业列入在陇南招生的计划范畴,对于社会需求面窄、就业差的专业,要坚决予以调整,确保我市考生能够上好学、好就业。二要牢牢把握技能核心,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,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保障每一位陇南籍学生都能学到真本领。三要落实好各类资助政策,进一步完善校级资助体系,对家庭贫困的陇南学生,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,为他们学习生活提供安心舒适环境。四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,借助校企合作、订单培养等平台,全方位、多渠道为陇南籍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指导。
参观交流活动
4月16日上午,省内外22所中专院校负责人,各县区招考办主任及全市38所初中学校校长前往我市唯一一所中专学校--陇南市卫生学校参观交流。
陇南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05年,历史悠久,坐落白龙江畔,校园环境优美,办学实力雄厚,规模宏大。现在册学生达8000余人,现有教职员工246人,其中专任教师208人,中高级职称占60%,实验实训设备达4500万元,办学规模在全省同类学校名列前茅。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,2018年被教育部、人社部、财政部验收通过为“国家中职教育示范”项目建设学校。陇南卫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,为我市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能精湛的医学类人才,已经成为陇南中职教育的一面旗帜,获得了诸多殊荣,赢得了广泛赞誉。